新闻

2022年12月
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 2022年12月
以创新成就卓越 自信走进英语国度
天主教鸣远中学成立于1950年,建校至今超过七十载,一直不遗余力为学生营造最佳的英语学习环境,筹划各种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置身于英语国度,务求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使用英语的习惯,提升其语文能力。随着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愈来愈大,学校积极为学生构建英语平台,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袁玉兰校长期望带领专业教学团队,继续秉持基督的博爱精神,培养学生德才兼备,成为社会未来的栋梁。
优化校园环境 建立学生自信心
为建立学生学习英文的自信心,以及营造活泼的语言学习环境,学校优化校园翻新硬件配套。袁校长表示:「我们期望学生进入校园后,就能感受到追求卓越的学习气氛及良好的英语氛围。」学校大堂增设新奖杯柜及大电视,以展示学生在不同领域的杰出成就,例如英文戏剧活动中,演出莎士比亚剧作的片段和照片,以及投稿至《南华早报》的优秀文章。此外,学校兴建了有盖操场小讲台,提供舞台让学生展现其英语能力。英文科在午膳时间,举办多项英语活动,组织初中学生进行拼字游戏,以及安排学生在台上表演朗诵和演唱。袁校长从校园细节着手,透过营造浓厚英语氛围,以及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学生能够提升使用英语的自信心。
制定英国语文教学策略 多方面培养学生英语能力
英文科着重帮助学生多学生词(vocabulary building),运用脑图(mind-map)及主题句(topic sentence)进行写作及组织说话的内容,使他们能循序渐进,勇于运用英语。学校又利用以下的方法,提升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教学的效能。
1. 分组教学 照顾学习多样性
照顾学生的学习差异,并按能力分组,加强学生听、讲、读及写的能力。学校购买网上英文学习平台,让初中学生在课余时完成互动及有趣的练习,并巩固其学习英语的基础。学校成功申请优质教育基金,为中四及中五学生设计了一个名为“E-assessment: Use of Big Data to Improve English Reading”的平台,加强对阅读卷的题型分析,提升他们“skimming”及“scanning”的阅读技巧训练,改善他们的文凭试卷一的答题技巧。
2. 恒常I Can Do It 为学生累积成功经验
学校为初中学生设计一名为“I Can Do It”的“Speaking Scheme”。计划是要学生在课余找老师进行互动的对话,帮助学生提升运用英语的信心。
3. 中一迎新课程 打稳学习基础
老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份“Classroom English”的教材,教授他们一些常用的英文词汇,包括中学科目常用英语及校园设施的英文名称,使他们更容易融入中学的英文课程。
4. 培养阅读习惯 开启知识宝库
学校除了在初中设定英文读物(Readers)外,老师亦鼓励学生课余阅读英文书籍,并且举办班际的英文读书报告比赛,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并启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中六级李慧欣同学荣获哈佛大学香港校友会举办的「哈佛图书奖奖学金2021」,成为「哈佛图书馆奖学金2021」得主之一。中三级吴㛤蓝同学,获得2022年度「4‧23世界阅读日创作比赛」──「书香满溢‧喜阅六十」优异奖。
奠定基础 从日常提升英文素养
袁校长表示:「良好的英文基础与日常生活训练有密切关系,我们以两文三语为目标,期望学生能够中英并重。在升旗礼、校庆及毕业典礼中,除了中文外,同学亦要运用英语来主持活动,相信同学只要多运用英语,自然提高英语水平。」为增加学生接触及应用英语的机会,学校特意安排外籍英语老师在午膳时间组织各类英语活动。学校又设有英语角。英语角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平台,透过相互交流,学生对学习英语变得更有信心。周五宗教英文祈祷会,配合关爱正向氛围。外籍老师于星期五会训练学生在早会诵读圣经诗篇及分享生活点滴,扩阔学生的眼界,及加强学生的正面价值观。
多元学习活动 发展学生语言潜能
学校老师每年均为中一及中二级学生举办分别以“Food”和“Shopping”有关的主题活动,中三级学生会参与一个名为“Easter Egg Hunt”的游戏,让他们建立词汇,运用英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于游戏中学习。
学校又设有英语周,英文科举办一连串的活动,邀请其他外籍人士,为各级学生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并以游戏及问答形式,提升他们学习英文的兴趣及提升他们的信心。在英语周期间,学校邀请香港理工大学学生设计英语相关的摊位及活动供全校学生参与,让学生于快乐中学习。
英文科在节庆日子融入英语教学,以情境学习的模式营造节庆气氛,带给学生难忘的体验。校方在图书馆举办「中秋英文谜语灯会」,拓阔学生的英语视野,学生们踊跃猜灯谜,赢取奖品,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在圣诞节,英文科与音乐科合办跨学科英语活动,外籍英语老师教授学校合唱团的学生演唱圣诞歌曲,以及分享耶稣诞生时的故事,让学生对圣诞节文化能有更深入的认识。英文科又与视艺科合作,把中一学生完成了的一篇有关煮食过程的作文,再用图像表达制作食物的不同步骤,增加学习英语及视艺科的兴趣。
英文科又为中四学生举办行业访问活动,例如安排他们访问著名主持人森美,加深对传媒业的认识,有助规划自己的未来路向。自2020-2021年度起,学校英文科科主任黎志伟老师及英文科梁爱莲老师被教育局的语文教学支援组邀请成为“resource teachers”,与其他学校分享把英语课程融入生涯规划及全方位学习的经验。
教学结合科技 加强学习积极性
学校把电子教学作为重点项目推行,一直开拓更多学习资源,以创新科技为教育辅助,全面提升课堂的教与学效能,协助学生发挥潜能。英文科老师会使用电子教学工具进行学与教,网上学习平台进行教学。老师会就着课程内容,拍摄相关的教学短片,按照学生的程度给予相应教材,以照顾不同学习需要,学生可以重复观看老师发放的教学短片。整个英语教学由线上、线下授课相互配合,让学生吸收课堂内容的同时,亦能进行自主和延伸学习。老师在课余时间亦能随时随地解决学习疑难,提出有效益的回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英语教学形成双向互动的模式。
浸入式仿真实验室 渗透创科教育
学校近年大力推动STEM 教育,在课程和教学上渗透创科元素,实践跨学科学习的理念。学校新建「浸入式仿真实验室」(VR Cave)教学系统,能够将书本知识及抽象概念,以虚拟实境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该系统可应用于各个年级,进行跨学科学习,英文科拟通过与地理科协作,安排学生模拟海啸侵袭,透过戴上立体眼镜,仿佛置身现场之中,增强感官记忆,学生能够更加理解书本的内容,并深化每个英文单词与内容的连结。这种生动富投入感的教学方法,有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他们愿意主动地学习。